新冠肺炎疫情下教會安排
順安浸信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措施
- 由於限聚令再延至 5 月 7 日,執事會決定繼續暫停兩堂實體崇拜兩星期(4月26日及5月3日),只以網上崇拜形式進行直播;平日的聚會也繼續暫停。執事會將跟進政府的最新公佈,另行通告。
- 由於疫情嚴峻,教會需要實施通報機制:會眾若有發燒情況,請通知傳道人或幹事同工登記備案。
在此艱難時刻,肢體們務請提高警覺,保持個人衞生(例如經常洗手) ,彼此守望祝福,祈求神帶領保守香港、中國以至全球面對疫情。
順安浸信會執事會
2020 年 4 月 23 日
12月祈禱文章
信心禱告的再思(下) 梁善文傳道撰寫 閱讀過李保羅牧師所著的「信心禱告的再思」,在上一篇分享文章,李牧師帶領讀者從廣義的角度去思想「信心禱告」,它包括兩個大範疇 - 「具體的確信」及「交託的確信」。在這篇文章,我們要從狹義的角度來思想此題目,其進路是從舊約及新約探討「信心禱告」,並且將此題目延伸至信徒應用的層面。 在舊約裡,神主動揀選以色列民及跟他們建立緊密的關係,衪也賜給以色列人在生活上的律例教訓,然而,論到「信心禱告」,亦即是說「我們為某件事情禱告時, 若對神有一份真確不疑的信心,相信神必定按我們所求的 去成就,神就必聽我們的禱告,按我們所求的去成就」,舊約裡似乎沒有這方面的教導。雖然舊約曾提及神垂聽祂的僕人們(例如摩西、約書亞、眾先知)的禱告,使他們所要施行的神蹟得以成就,神也曾對先知耶利米說:「你求告我,我就應允你,並將你所不知道、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」(耶三十三3),然而,這些並不是指向上一篇文章提及的「具體的確信」。 雖然如此,我們卻看見舊約強調屬神的人對神的信靠,例如大衛從拔示巴所生的兒子被神擊打病重,大衛為他的兒子向神懇切禱告(撒下十二15-23),這是一個「信靠禱告」,大衛言詞迫切地祈求神,但究竟神是否應允他的懇求,他就抱一個開放的心,相信神在聽禱告之時仍然是有祂的主權的。不過大衛同時又知道,神在祂的主權裡所作的縱然跟他所求的不同,他仍然可以繼續信靠的,於是在兒子死後,他就毅然再站立起來走他前面要走的人生道路。 猶大國王希西家病重,神垂聽他的禱告而得醫治,又是一個「信靠禱告」的例子(王下二十1-11)。事實上,希西家對自己能得醫治並沒有十足的信心,從第三節與神討價還價,在第八節要問以賽亞他病得醫治有甚麼兆頭為證可見一斑。希西家的「眼淚」表明他的無助,他只能將一線的希望放在神的憐憫之下。神 「看見了你的眼淚」,神願意向他施憐憫,他的禱告蒙神應允,病得醫治,全都在乎神悅納他信靠的禱告。 但以理的三位朋友不聽從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命令,不肯向王所立的金像下拜,人就將他們三人帶到王面前。王願意給他們一個最後的機會,但他們堅決拒絕地說:「尼布甲尼撒啊,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;即便如此,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。王啊,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;即或不然,王啊,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,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。」從這番說話,我們可以看到,他們深信神有能力拯救他們脫離尼布甲尼撒王的手。然而,這並不代表神一定應允他們的禱告,在這個時候,信神的人要對神有信靠的心,信得過縱然祂不按我們的所求成事,祂還是值得我們繼續委身的。但以理三個朋友所講的「祂會救……即或不然……」,就是信靠的心。還有好些例子,因篇幅所未能盡錄。綜觀舊約的記載,神樂意見人信靠順服祂,只是沒有看見神曾經應許祂的百姓,他們禱告「只要有信心,凡事可成真」。 論到新約,我們先從保羅書信看「信心禱告」,的教導,保羅是一位禱告勇士,他竭力實踐禱告的生活,他多次為信徒禱告,他也為自己身上的一根「刺」三次禱告,雖然神沒有應允他的祈求,但神應許保羅恩典夠用。除此之外,保羅在他的書信中也多次論到禱告,例如信徒要恆切禱告(羅十二12)、要為在位的禱告(提前二1-2)、信徒當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(弗六18)等。然而,保羅從來沒有教導信徒,只要我們對神有信心,我們所求於神的必然得著。 我們再看普通書信,論到希伯來書,它除了勉勵信徒要相信福音(四2),也提到信徒的信心生活(第十一及十二章)。然而,希伯來書裡並沒有提到我們所謂的「信心禱告」,反而是勉勵信徒在苦難中信靠神,信得過神有祂的帶領。例如第五章7-9節,這段經文是指向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9節,主耶穌所作的順服的禱告:「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禱告說:「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。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」這個禱告是一個「信靠禱告」而,雖然父神確是那位「能救祂脫離死亡的主」,然而,父神因基督的「敬虔」而應允的,不是「叫杯離開」的禱告,而是「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」的信靠順服禱告。 另外,在雅各書第一章5-8節,雅各勉勵信徒要在苦難中得著智慧,而這裡所講的「智慧」是有智慧去透視所遭遇的試煉乃是可以大有喜樂的事情,也就是有智慧看得出「信心在考驗中是會生出忍耐,只要讓忍耐堅持到底,就可以成熟完備,無所缺欠。」倘若信徒缺乏這樣的「智慧」,就應當向神祈求,信徒只要「憑著信心求,一點不疑惑」,他就必能得著這樣苦難中的智慧。當信徒願意這樣祈求,代表他已經向神開放,從神的角度來看他所遭遇的一切,看出苦難對他的意義及神在當中的恩典。所以,這裡所講的「信心」,實質上是信徒在苦難中對神的信靠,換句話說,這段經文不是告訴我們只要對神有信心,求甚麼都可以從神得著,而是勸勉在苦難中的信徒,要信靠神,要堅忍到底,並且從神的角度來看他所遭遇的困難。…
五月祈禱文章
喬治穆勒教你信心的功課 (孤兒之父喬治穆勒:英格蘭布裡斯托孤兒院的創辦人) 黃家輝牧師撰寫 經文:「1 信⼼就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,對沒有看⾒的事能相信。」「3 由於信⼼,我們明⽩:宇宙萬有是藉著上帝的話造成的;我們所看得⾒的,是⽤我們所看不⾒的造出來的。」(來11:1,3) (簡明譯本 – 是一本著重經文意思的聖經譯本) 第一:什麼是信心? 用最簡單的說法,我的回答就是:信心就是確信神在他的話語裡所說的是真實的,相信神要按著他在他話語裡所說的行事。這種確信,這種對神話語的依靠,這種相信就是信心。 不要把印象和信心拉在一起。印象和信心一點關係也沒有。信心是和神的話語有關,它不是印象,強烈或微弱的印象都沒有分別,都不是信心。我們要看的是記載下來的神的話語,而不是我們自己,或者我們的印象。 也不可把可能看作是信心。很多人願意相信那些在他們看來是可能的事情。信心和可能性一點關係也沒有。可能性沒有了,眼見和感覺失敗了,信心的領域就開始了。很多神的兒女灰心,悲歎他們缺乏信心。他們寫信給我說,他們沒有印象,沒有感覺,他們看他們希望實現的事情是沒有可能會發生的。外表的東西不可被當作是信心。問題是,神有沒有在他的話語裡說了這事? 親愛的基督徒朋友,你們極其需要自問,你們有沒有這種習慣,就是在內心最深處信靠神所說的,你們是不是熱切尋求他在他的話語裡已經說了的事情。 第二:怎樣加增信心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