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祈禱文章
王瑞熊執事撰寫 禱告要有信心,這句說話對基督徒來說,人盡皆知。可是在現實中,愈禱告便愈灰心,卻是司空見慣!有些信徒甚至暗暗覺得「沒有期望,便不會失望」!令自己多一個藉口去逃避神。須知理論論與實踐是兩回事,要循環驗證和變通,才會開花結果,忍耐和操練是不可或缺的。 以浮水為例,人體的密度略小於水,吸氣時肺部充滿空氣,仰漂就可浮在水面,不動又稍加吐氣,人就會沉入水中,而成人頭部的體積約有五公升,因此把頭抬出水面就會少了五公斤的浮力,就算不計衣物濕水後的重量,若沒有呼吸和動作的配合,人自然會遇溺。所以,一個只懂浮水理論,但不懂浮水的人,若掉進深水中,胡亂掙扎後多會遇溺!相反,只要明白浮水的道理,又勇於實踐的人,結果就不同了。信仰亦如是,信心也如是。「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、並且時常如此、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、乃是實在行出來、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。」(雅 1:25) 「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、好比一個聰明人、把房子蓋在磐石上。」(太 7:24) 勇於實踐信仰,才能真正與神同行。勇氣就是「委身」的「決心」,隨之而來的便是不屈不撓的優先行動。當世人或父母仍為尋找耶穌的事傷心痛苦時,這令父母傷心的耶穌卻說:「為甚麼找我呢.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。」(路 2:49) 這世界會有很多需求和掛慮,但主耶穌卻選擇以天父的事為念。當經過整日治病趕鬼而極勞累時,「次日早晨、天未亮的時候、耶穌起來、到曠野地方去、在那裏禱告。」(可 1:35) 主耶穌竟放下重要的休息、病人和門徒,選擇與天父獨處。很多時信徒的信心小,是因為將對神委身的層次,不放在首位。沒有「委身」於神的「決心」,就容易以自己喜歡的生活為優先,只餘垃圾時間去應酬神,即使有「信心」,水分又怎不能高!沒決心犧牲世事,其實已從心底裡暗暗選擇犧牲上帝!一個水泡優先的人,是放棄了憑信心浮水的人;一個世界優先的信徒,常迷醉於求神賜下信心的夢境中,嘴唇尊敬,心卻遠離,將自己的責任諉過於神,不知不覺地漸漸從心底裡放棄去憑信心生活。要建立禱告的信心,必須決心以神為優先、以禱告優先,再以不屈不撓的行動印證自己的決心。「筵宴的日子過了、約伯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‧他清早起來、按着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‧因為他說、恐怕我兒子犯了罪、心中棄掉神。約伯常常這樣行。」(伯 1:5) 正因為約伯對神的全然委身,無論在心中或行動上,常常以神為優先,日復一日與神同行,信心就逐漸被建立起來,雖然日後在不止息的痛苦中,約伯還可踊躍。在風平浪靜中浮水容易,但也要置身在驚濤駭浪中,將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,常常這樣行,信心自然與日俱增。信心只會伴隨著有決心常常這樣行的人,委身就是決心的明證。禱告要有「信心」,「委身」是必須的「決心」。你父在暗中察看,必然報答你。 現今城市人事事講求快捷、追求卓越和享受、慣於埋怨、常諉過於人,缺乏自省的時間,更徨論有省察的習慣和能力,自信爆棚卻又容易受騙,即或基督徒也難獨善其身。三十多年前有一套家傳户曉的日劇「阿信的故事」,其主題曲「信」曾這樣寫道:「不强求不强求永遠等候 如必需苦楚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