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利亞信心的禱告
梁善文傳道撰寫
「信心」在聖經中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教導,因為它是與神建立及維繫關係的基本原素,我們憑信心接受主耶穌,憑信心領受從神而來的恩典,也憑信心面對突如其來的風浪。信心的操練是一項不斷學習的功課,我們不僅憑信心生活,也要憑信心向神禱告。「禱告」是基督徒每個行動的開始,它是第一的,也是首要的,沒有一項行動能離開禱告。從列王紀上十七及十八章,以利亞面對黑暗的世代,面對仍在黑暗中的「萬民」,他不能不從禱告開始。
當以利亞作先知時,亞哈作以色列王,亞哈王不敬畏耶和華,他不但行了耶羅波安所行的惡事,更取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,敬拜外邦人的偶像 – 巴力、亞舍拉等。從那時起,以色列國的百姓都敬拜偶像遠離神,整個國家陷於黑暗之中。神就在這個時候興起以利亞,他眼看著以色列國走上遠離神的路,他禱告祈求神停止下雨,果真有三年零六個月不下雨,後來他又禱告求神降雨,神降下雨來。以利亞對禱告很有把握,他深信神垂聽、應允他的祈求,是因為他照著神的心意而去禱告。
正如經文說:「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 ─ 以色列的 神起誓,這幾年我若不禱告,必不降露,不下雨。」(王上十七 1) 這句說話表明以利亞的祈求是向神負責的,是照著神的心意而祈求,是蒙神應允的。所以,從第十七章二節開始,我們可以看到,當以利亞祈求停止下雨後,神引領以利亞到基立溪旁供給他所需用的飲食,又吩咐他到撒勒法的寡婦家中受供養,直到第十八章一節,神準備再降雨之前,祂吩咐以利亞去向亞哈王宣告將要下雨,這些都可證明以利亞祈求不下雨完全是照著神的旨意。
當然,以利亞遵照神的心意去禱告、行事並不代表他一帆風順,從他祈求停止下雨到再祈求下雨,為期三年零六個月(雅五 17),他不僅飽受乾旱之苦,更被亞哈王追捕,當亞哈王見到以利亞時,第一句便說: 「使以色列人遭災的就是你嗎?」(王上十八 17)。不但如此,他也被以色列國的百姓誤解,以為他憑一時的衝動,或他和亞哈王有甚麼私怨,因而使全國受乾旱之苦。雖然如此,他為著神得榮耀,為著成就神的旨意,他甘願承受這樣的痛苦。
以利亞在這黑暗的時代中事奉神,縱然飽受肉體上的苦楚,又被當權者追捕,更被同胞誤解,他仍至死忠心,照著神的旨意禱告、行事。最後,在迦密山上擊敗了一眾巴力及亞舍拉的先知,好讓以色列人知道耶和華才是獨一的真神。以利亞向世人見證神,證明神是幫助那些與神同行,盡忠於神的人,他們的禱告必蒙神應允。
現今我們所處的也是黑暗的世代,偶像、異端、假教導、扭曲的導德觀、價值觀充斥著這個世代,神也使乾旱臨到這世代,縱然人們能在物質上飽足,但心靈饑喝空虛。神今日也需要像以利亞一般的勇士,若要成為真正的勇士,我們要藉著穩定的靈修、讀經、祈禱生活,與神保持緊密的連結。當我們與神建立了親密的關係,我們對神的心意有一定的理解,我們才能照著神的心意禱告、行事。越是這樣行,越能體會神的的信實,對神的信心就變得越強,縱然我們會有苦難,卻不會懼怕,因為神是我們的元帥,衪說:「在世上,你們有苦難;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。」(約十六 33)